一、思想、党建、文化建设
在学校及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教研室所有同志均坚持并维护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学习重要文件以及领导讲话,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教研室每位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文化建设方面: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主线,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形成了教研室严谨的教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氛围。
二、人才(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
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成立于2001年9月。现有二级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后经历8人、博士学位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教研室注重学科发展和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曾有8人在美、日等国进行访问。2013年获得药学院先进科研团队。2016年底,聘请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天然药物化学专业二级教授王金辉教授及其团队,药化学科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
实验室每年均有仪器更新和购买,目前具备液质联用1台、高效液相5台、超高效液相1台、红外、紫外、旋光仪、CD及其它常规科研仪器,可以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源头创新能力。
三、教育教学
(一)本科教育:
教研室每年承担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理论及实验课共计2932学时,包括: 《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药物化学》及《生药学》。并承担本科毕业生的实习、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工作。2015年指导本科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二等奖;2016年指导本科学生在第一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二)研究生教育
教研室承担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分别为《药物分子结构研究法》(理论40学时)和《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结构修饰技术》(理论20学时)教研室面向国内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研究生共计56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3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100余篇,其中SCI 20余篇。专著4项,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教材建设
目前参编5部国家级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别是《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药学英语》和《药物制剂设备》。主编一部论著《质谱技术》。
四、科学研究
教研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黑龙省研究项目,目前在研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及市级18项。
科研方向包括: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新药的开发及其质量控制研究,心血管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药新资源的研究。
五、专利、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专利8项。
社会服务内容: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制备及鉴定;各种有机物分子结构鉴定,波谱学测试,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紫外,红外,旋光等测试。高效液相样品分析,制备液相精制样品;中药保健品相关的产品研发;利用相关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帮助企业进行化合物库筛选、分子结构优化等,提高新药设计成功率;协助制药企业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中的不足,提高合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中间体和标准化合物的委托合成;为各研究机构和药企提供高纯度单体化合物服务
六、创新、展望
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最主要体现,学科的竞争是大学竞争的基石,学科建设是构筑高等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科建设工作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也是关系大学发展全局的一项长周期的活动。我们药化学科将依据我们大学的整体情况,在学科侧重上以交叉学科为主进行建设,发挥我们提取和合成化学方面的优势,结合药理及生物活性走出具有我们学科特色的一条科研路线。
联系电话:0451-86685745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与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邮编1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