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博士研究生培养流程
1. 课程计划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形式
| 学期
|
1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
| 考试
| 第1学期
|
外语
| 144
| 8
| 考试
| 第1-5学期
|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 18
| 1
| 考试
| 第1学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9
| 0.5
| 考试
| 第1学期
|
2
| 专业基础课
| 病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态学
| 36
| 2
| 考试
| 第1学期
|
3
| 专业课
| 36
| 2
| 考试
| 第2学期
|
4
| 综合考试
| —
| —
| 考试
| 第4学期
|
5
| 医学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 18
| 1
| 考查
| 第6学期
|
6
| 教学实践
| 18
| 1
| 考查
| 第2-5学期
|
7
| 学术活动
| 36
| 2
| 考试
| 第1-6学期
|
8
| 开题报告
| —
| —
| 考试
| 第2学期
|
9
| 中期考核
| —
| —
| 考试
| 第3学期
|
10
| 论文答辩
| —
| —
| 考试
| 第6学期
|
2. 培养过程:学制3年,修业年限最长7年。
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 1.入学注册后,即到所在学院、科室报到;
2.学位课程学习;
3.查阅文献;
4.外语文献抄读(每学期1次,共计5次)。
| 1.学位课程学习;
2.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3.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4.在本学科进行专业训练;临床专业应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在本学科安排临床实践工作;
5.外语文献抄读。
| 1.课题研究;
2.进行中期考核,考核通过继续培养;
3.外语文献抄读。
| 1.课题研究;
2.外语文献抄读;
3.综合考试。
| 1.课题研究;
2.外语文献抄读。
| 1.完成学位论文;
2.进行学位论文评阅;
3.学位论文答辩;
4.完成毕业及学位授予相关手续后离校。
|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
1. 课程计划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形式
| 学期
|
1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考试
| 第1学期
|
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
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考试
| 第1学期
|
外语
| 144
| 8
| 考试
| 第1-5学期
|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 18
| 1
| 考试
| 第1学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9
| 0.5
| 考试
| 第1学期
|
2
| 专业基础课
| 病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态学
| 36
| 2
| 考试
| 第1学期
|
3
| 专业课
| 36
| 2
| 考试
| 第2学期
|
| 选修课
| 54
| 3
| 考查
| 第2学期
|
4
| 综合考试
| —
| —
| 考试
| 第4学期
|
5
| 医学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 18
| 1
| 考查
| 第6学期
|
6
| 教学实践
| 18
| 1
| 考查
| 第2-5学期
|
7
| 学术活动
| 18
| 1
| 考试
| 第1-6学期
|
8
| 开题报告
| —
| —
| 考试
| 第2学期
|
9
| 中期考核
| —
| —
| 考试
| 第3学期
|
10
| 论文答辩
| —
| —
| 考试
| 第6学期
|
2.培养过程:学制2-3年,修业年限最长5年。
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 1.入学注册后,即到所在学院、科室报到;
2.学位课程学习;
3.查阅文献;
4.外语文献抄读(每学期1次,共计5次)。
| 1.学位课程学习;
2.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3.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4.在本学科进行专业训练;
5.外语文献抄读。
| 1.课题研究;
2.进行中期考核,考核通过继续培养;
3.符合硕博连读条件者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进行答辩;
4.在本学科进行专业训练;
5.外语文献抄读。
| 1.课题研究;
2.在本学科进行专业训练;
3.符合提前毕业条件者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进行答辩;
4.外语文献抄读;
5.综合考试。
| 1.课题研究;
2.在本学科进行专业训练;
3.外语文献抄读。
| 1.完成学位论文;
2.进行学位论文评阅;
3.学位论文答辩;
4.完成毕业及学位授予相关手续后离校。
|
注:1.提前毕业:发表SCI收录文章,期刊累积影响因子≥1.0或者第一发明人的国家专利,本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2.硕博连读:发表SCI收录文章,其类型应为论著,不包括综述、会议论文、个案报道、摘要等,导师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SCI收录杂志单篇影响因子≥5.0,或累计影响因子≥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