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名师思想,启迪科学智慧。为进一步帮助新生学子清晰专业定位,培养科研兴趣,优化创新思维,新一期药学院学生成才之路讲座如期举行。3月23日下午,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王金辉教授在14号大教室与药学院2017级全体学生相约,开展主题为“现代药学研究领域”的讲座,与同学们一起解读新药研发,开启药物新世界。
王金辉教授机敏博学,风趣幽默,讲座一开始便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他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以诙谐易懂的方式从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角度为同学们解读新药研发全过程。王教授以药的定义为切入点,指出药品的四个必备属性即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进而引出药物每个属性对应的学科及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之后他以青蒿素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从发现到应用治疗疟疾的原理,提出独特的研究方法;又以黄连素为例,与同学们共同交流探讨新药研发创新思维的挖掘途径和来源;紧接着又围绕“医”字的来源侃侃而谈,穿插介绍了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其减毒增效的功能。王金辉教授应用实例,循序渐进地帮助同学们明确了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向。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王教授告诉同学们,每一个新药成果和科研突破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学海无涯,唯有努力与坚持才能换来天才的诞生。他还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有益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传递给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王教授提纲挈领的演讲使在座的全体人员受益匪浅,也极大激发了学生在创新药物研究方面的兴趣。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教授结束了本次讲座,同学们激情满怀,获益良多,纷纷表示会谨记王老师的教诲,努力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将来能够致力于新药研发领域,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附王金辉教授的简历:
王金辉,1972年生人,博士,二级教授,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和天然药物药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和动力学研究;中药炮制及饮片质量规范化研究;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基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的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近五年来,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研经费1019万元)、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2项、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申请发明专利97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专著4部(英文1部),发表SCI论文91篇,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年科技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人计划、沈阳市领军人才。培养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硕士研究生101名,毕业81名,博士研究生27名,毕业22名。
近年来,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建立了拥有1000多种维吾尔药、哈萨克和中药药材及其复方的10万个化学标准组分实体库,发现了1000多种生物活性组分,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80多项。在化学标准组分实体库的建立过程中,系统挖掘整理了中药民族药及其复方各种文献数据,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药、哈萨克药网络公开数据库(CEMTDD)。并利用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建立了中药民族药及其复方中生物活性成分筛选、化学成分作用机制、分子(网络)药理作用研究等现代复方研究体系,以期揭示中药民族药及其复方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作用指标”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