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教学计划 >> 正文

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5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原创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具备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获得终生学习和继续职业发展教育基础,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初级临床药学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一)素质目标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众的健康利益出发,愿为祖国医药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具有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事业高度负责;

3.树立法律观念,依据药事法规开展各项活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化学、生物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药物治疗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及药事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

5.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6.掌握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的药剂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7.熟悉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的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8.熟悉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与临床处置方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业务方面的基本技能

1.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患者信息以及规范书写药历的基本技能;

2.具备运用循证药学的理论,收集和评价药物情报,提供药物信息服务的基本技能;

3.具备审核处方(用药医嘱)、调配处方,进行用药指导的能力;

4.具备合理用药所需要的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

5.具备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药物利用评价的能力;

6.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7.具备对患者和公众进行药品基本知识宣传、合理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8.具备检索和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9.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与创新拓展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五、课程群及涵盖课程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将课程大体分为公共基础、人文社会与职业素养、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基础和专业等五个课程群,除专业课程群外,每个课程群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群

公共基础课程群主要涵盖体育、外语和自然科学类等课程。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素质的;了解与生命现象有关的物质运动规律;了解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科学研究方法,科研论文的撰写流程及发表,科研数据的处理,文献检索的理论及各常用医学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其它药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必修课:外语、体育、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选修课:医学文献检索、科研论文写作。

(二)人文社会与职业素养课程群

人文社会与职业素养课程群主要涵盖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职业素养等课程。通过开设人文社会与职业素养课程,配合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锤炼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情怀;强化学生法律意识、心理和文化素质,培养懂得关爱,善于沟通,具有良好批判思维、人文精神和坚韧品格的药学人才。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创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

选修课:艺术与审美、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演讲与口才、人文与医学、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艺学名著导读、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科学通史、交流技能、医学伦理学。

(三)公共卫生与健康课程群

公共卫生与健康课程群主要涵盖公共卫生及健康教育等课程。通过开设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课程,以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为目的,将预防医学课程与临床药学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掌握分析、评价、判断公众健康问题的方法,初步具备对公众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的能力。

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选修课:性.性别与健康、健康教育学、医学心理学。

(四)专业基础课程群

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涵盖生物医学、化学及其实验类课程。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生命各阶段人体正常和异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单体和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结构变化和改造,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基础。通过开设生物医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兴趣、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必修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与基因组药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技术实验、药理学、机能学实验、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药物生物信息学、药物经济学。

必修课:急救与自救技能。

(五)专业课程群

专业课程群主要涵盖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临床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的基本能力,掌握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管理以及临床药学服务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必修课:临床药学导论、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临床药学英语、药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医中药学基础、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肿瘤学概论。

六、课程管理与进程

(一)学年学分制

所有课程均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即采用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数量,采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

1.学分的计算办法。以课堂讲授或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进行教学活动的课程,每18学时为1学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和公共体育课每36学时为1学分,毕业实习1周为1学分。学分的最小计量值为0.5学分。

2.学分要求。必修课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应的学分,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毕业时必须修满20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详见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一)、(二)和临床药学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七、时间分配

修业年限5年,共252周。其中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及军事训练3周,教学141周,考试17周,放假43周,药房见习4周,临床医院实习42周,毕业教育2周。

(一)教学:第一学期安排教学15周,第二至八学期每学期安排教学18周。

(二)考试:第一至八学期每学期温课备考2周,第十学期毕业考试1周。

(三)放假:第一、三、五、七学期每学期放假7周,第二学期放假5周,第四、六学期每学期放假3周,第九学期每学期放假4周。

(四)药房见习:第四学期暑假安排社会药房见习2周,第六学期暑假安排医院药房见习2周。

(五)毕业实习:第九至十学期安排临床医院实习42周。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进行严格的成绩考核,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文字说明

(一)英语教学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英语状况,实行分级、分类教学,使不同起点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终点目标。教学分为基础、提高两个阶段,学校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因材施教,从而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要以公共英语为主,以大学英语四级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教学。加强视听说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职业素质培养

建立临床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使每一名学生都要熟知临床药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建立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学,发挥其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影响、熏陶和榜样作用;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相关课程,为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全过程,树立和培养学生牢固的、稳定的、有利于继续职业发展的职业精神。

(三)科研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自然科学、科研能力培养等课程和大学生科技活动月、挑战杯、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良好的科研思维和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实验室开放制度、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临床药学素质(技能)培养

1.药房见习。在第4学期暑假安排学生进行2周的社会药房实习,共112学时,由学生自行实习单位;了解社会药房的功能、药品的种类及管理,对药房的工作进行初步的了解。在第6学期暑假安排学生进行2周的医院药房见习,共112学时,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了解医院药房的功能、现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熟悉各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组织运行等,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逐步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

2.临床实习。安排临床实习42周,在医大一院、二院、四院实习的学生:药房实习8周,心内科实习8周,神经内科实习8周,呼吸内科实习8周,内分泌科、血液科、肾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ICU每个科室实习4周(根据实习基地情况选择2个科室),入院教育1周,毕业考试1周,共计42周。在医大三院实习的学生,药房实习8周,呼吸肿瘤内科实习 8周,消化肿瘤内科实习8周,乳腺肿瘤内科实习8周,血液科、胃肠外科每个科室实习4周。入院教育1周,毕业考试1周,共计42周。临床实习实施导师组负责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临床药师、医师组成。临床药师负责统一协调导师组的工作,按学校规定指导学生参加临床药学实践活动,临床药师指导学生深入临床了解药物使用情况,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参加日常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为医生及患者提供药学信息和用药咨询,用药指导主要通过查房等方式完成。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掌握药历书写要求、熟悉100种常用药品的用药知识、熟悉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六)学科知识融合与教学方法

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的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为目标,逐步实施跨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形成课程组授课模式,减少课程的重复,增强学科间知识的贯通,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倡导和推进翻转课堂、学讨式和角色互换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全局观念,提高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成绩考核与评价

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建立系统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由单一考核向多元考核的转化。继续推进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逐步增加形成性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例。

1.形成性评价

以回顾学习状况、评价学习目标达成度、督导学习进度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自主评价考核为主要形式,建立学生网络自测、填写实验报告等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学生进行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

2.终结性评价

公共基础、公共卫生、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可采用综合性试题进行评价;人文社会与职业素养和健康类课程可采用写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的形式进行评价。